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交融,近日,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携手南海区档案馆、南海年鉴社联合开展两场特色活动。
双方以 “交流会议” 搭建合作桥梁,借 “文化讲座” 赋予设计灵感,助力师生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探寻创新发展的密码。
5月27日上午,南海区档案馆梁月华副馆长一行4人,与市委党史研究室科员郑锐鑫到访我校。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李爱珠院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吴晓伟主任等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热情接待,双方围绕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等议题深入探讨,就协同发展达成多项共识,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交流会上,艺术与设计学院李爱珠院长表示,期待以档案资源为 “活教材”,将南海地情文化融入设计教学,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专业技能的人才。
南海区档案馆副馆长梁月华分享了档案馆藏的南海历史文脉与文化开发成果,让大家领略到南海历史的厚重与独特。
双方围绕AI视频教学、活化南海红色资源、开展档案文化研学活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达成 “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文化共传”的合作意向。
5月27 日下午,我校与南海区档案馆、南海年鉴社联合主办的“解锁南海设计密码——从地情基因到年鉴美学”讲座精彩开讲。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南海历史的深厚底蕴,激发无限创作灵感。
讲座伊始,南海讲师团成员、南海区档案馆党史股股长聂惠玲以《南海改革开放的探路之役》为主题,依托珍贵的档案史料,生动讲述南海改革先驱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动人故事,深刻揭示了本土 “勇立潮头” 的精神内核。
随后,冯丹丹老师从地理风貌、民俗文化等多个维度出发,带领师生 “走进南海”,深入解析地域文化的独特基因,为设计创作注入浓郁的人文底色,让师生们对南海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南海年鉴社朱海群社长、沈娜副社长团队带来了《南海年鉴》封面设计理念分享。陈天颢老师结合岭南建筑纹样、龙舟等极具代表性的地域元素,详细阐释如何将这些特色符号巧妙转化为视觉语言,实现 “档案叙事” 与 “平面设计” 的创意融合,为师生们打开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嘉宾们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南海年鉴封面设计比赛,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就 “传统元素如何年轻化表达”“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技巧” 等问题与嘉宾展开深入交流,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现场氛围热烈非凡。
活动尾声,梁月华副馆长代表档案馆向学院赠送《南海风情图》《南海县志》等珍贵书籍,为设计教学提供第一手文化素材。赠书仪式上,梁副馆长寄语在场师生:“这些档案文献是南海历史的‘基因图谱’,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灵感,用设计语言让本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李爱珠院长表示,未来将推动 “课程作业” 与 “文化项目” 对接,鼓励学生以设计赋能南海文化传播,让历史档案 “活” 在现代创意中。
此次合作,不仅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 “大思政课” 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创新探索。
随着合作的持续深入,南海深厚的历史文脉将成为职业教育的 “活课堂”,助力师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让本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共同谱写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艺术与设计学院
招生咨询热线:
0757-86222095
18144979732(微信同号)
18028150593(微信同号)
17322722864(微信同号)
(电话服务时间为
工作日8:00-12:00,14:00-18:00)
学校网址:
http://www.fsnhjs.com/
学校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禅炭路238号